English

大师印痕

2000-05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马扎斯(Jacques Pexenl azas1782-1849)

法国小提琴家、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。1802年,他进入巴黎公立艺术学校,师从白洛特(Baillol)学习小提琴。1804年3月18日,他在学生音乐会上演奏了维奥蒂(Viotri)的协奏曲,并在1805年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小提琴演奏奖。1807年5月10日,当马扎斯为公立艺术学校首演奥贝(Auher)的新协奏曲时,其演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,评论家写道:

“他那柔软而又敏捷的手指,在反复无常的把位转换中,完全覆盖了整个指板,令人无法确定它们如何在琴弦上运行,他的弓子不停地变换着运行速度和在琴弦上的接触点,在琴马附近弹奏出强壮而明亮的声音。他总是在靠近指板的地方演奏出无比甜美、柔软得如同天鹅绒一般的音色。”

海因里希·恩斯特·开塞(Heinrich Ernst Kayser 1815-1888)

德国小提琴家、作曲家,生前居住在汉堡。他一方面在剧院里演奏,另一方面从事教学。由于他的生平事迹无从考证,因此其演奏和教学详情我们不得而知。然而,从他所写的许多小提琴练习曲和教材来看,尤其是这一本练习曲集,完全证明开塞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和优秀的教师。也正是这一本练习曲,它的训练价值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考验,早已深入到每一位提琴演奏者的学习进程中,开塞生前一定不会想到,他的名字连同他的练习曲将伴随着小提琴的发展永远流传。

约瑟夫·海顿(Jeseph Haydn.1732-1809)

常被人称为“交响乐之父”或“奏鸣曲式的奠基者”。实际上,海顿的创作生涯十分漫长,他最有灵感、形式最成熟的作品都是在1781年结识莫扎特之后才产生的。要谈论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的确立,或许是1773年克列门蒂出版的三首奏鸣曲。但海顿创作的五十余首钢琴奏鸣曲,始终充满独有的勃勃生气、幽默感与火一般的热情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